找到相关内容194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论印光大师与太虚大师之思想差异——以近代佛教面临之困境及其改革发展为背景

    以求身後之虚名乎?以实我已无,虚名何用?由兹善无以劝,恶无以惩」⑦。监於因果明理及软化的特殊功效,印光大师遂发心尽力阐扬六道轮回、善恶报应乃至了脱悟证等种种事实,以期充分发挥佛教治心化俗的正面文化功能...能复兴也,必不在於真言密咒或法相唯识,而仍在乎禅。  太虚大师於禅宗之阐述和弘扬,在其思想体系中虽不占主要之地位,但亦非一般之关注。净土之方法虽偏重死後往生,但其易行、安心之特殊功效亦最能契现代人之机...

    周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93267848.html
  • 浅谈中国雕塑史(二)

    宋史的难得实物资料。浙江杭州的飞来峰有比较集中的宋代雕刻,虽然尺寸不大,但其艺术水平却在宋代雕刻中占比较重要的地位。 寺庙雕塑在宣扬佛教方面的功效已逐渐高过石窟雕刻。在山体上开挖石窟的举动,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82768160.html
  • 孝文化经典《孝论》译释

    一般世俗人若能从佛教的思想得到启发,尚且有此功效)何况是那些真正通达神识转世这一事实的人呢。世上一般人所体认的孝道,只是局限于当世,缺乏深远玄妙的见地,只看到人的存在,而不知神识存在与变化的道理。相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1568570.html
  • 净土祖师昙鸾与念佛法门

    口念为主。在这个发展过程中,正是昙鸾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,他转向了持名念佛为主,并明确提倡口念之法。  为了坚定人们持名念佛的信心,昙鸾特地论证了持名念佛的功效。他指出“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,愿生彼土。此...

    白正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3168648.html
  • 解读佛教文化:唐代佛教(2)

    两个昏君看来,确是大有功效,而广大人民久罹兵灾,对统治者失望,却又渴望迅速平定叛乱,不免向超现实力量求助,密教因之兴盛莫比。但用神咒治疗痔病,情形却完全不同,一个痔疮比全部密教的力量大得多,任何大阿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94568851.html
  • 佛光菜根谭之教育

    勤熟为功效 以用心、下手为实际 When you study,master your subject by skillful application of proven methods. When 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1168873.html
  • 试析阿底峡与宗喀巴对神通的不同态度

    恐怖调伏和引摄化度双重功效的武器,正合祛邪扶正之用。回顾历史,据说释迦牟尼当年就是靠显现神通而降服了外道诸师,莲花生大师入藏弘法成功很大程度上也被归之于其高超的神通。熟谙佛教思想和历史的阿底峡在审视了藏...

    高泽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4868915.html
  • 《中庸》新论: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

    基本的手段,通过这种手段,一个人实现家庭及日用伦常这些根本脉络的意义与功效。  《中庸》第3章说:“子曰:‘中庸其至矣乎!民鲜能久矣。’”这段话使我们想起《论语·颜渊篇》。其中,个人完全投身于“礼”的...

    安乐哲 郝大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3868968.html
  • 有关宗教法答问

    一些不合理的法令,让各个宗教能够得到保障,各个宗教都有个平等的立足点,所有人民都有信仰的自由。只要〈宗教团体法〉的法规能公平公正,每个宗教皆能蓬勃发展,并发挥净化人心之功效,我认为不同的宗教无须再订定...

    星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23569357.html
  • 中国现代文学的“因缘”因素:以张爱玲为例

    无意识活跃的过程,中国人普遍信仰的“缘”,对于中国作家来说也有这种功效。余斌在《张爱玲传》里提到,《爱》的故事是胡兰成讲给张爱玲听的,如果这是真的,那她就有双重身份:读者与作者。从她听故事到构思再到...

    陈绪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4070084.html